很多人觉得牙疼了才需要看牙医,平时刷牙出血、牙龈红肿都不当回事。其实这些信号可能在提醒你:牙周已经出问题了。今天我们就来牙周那些事儿,告诉你为什么及时治疗能省下大笔钱。
当你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有血迹,或者吃苹果时留下血印子,这可不是"上火"那么简单。这些都是牙周病早期的警告信号。我们的牙齿就像大树,牙周组织就是树根周围的土壤。当细菌长期堆积形成牙结石,就会慢慢侵蚀这层"土壤"。
除了出血,如果你发现牙龈颜色变深、口臭明显、牙齿好像变长了(其实是牙龈萎缩了),甚感觉牙齿有点松动,都建议尽快找医生检查。这些症状如果放任不管,后可能导致牙齿脱落——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很多人一听说要"龈下刮治"就吓得不敢去。其实现在的治疗早就不是当年那种"生刮"了。正规的牙周治疗通常分三步走:
步是基础检查,医生会用探针测量牙龈 pockets 的深度,拍片看骨头吸收情况。第二步是洗牙+龈上洁治,把看得见的牙结石清理干净。第三步才是龈下刮治,现在都有超声波和精细手工器械配合使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打麻药,真的没传说中那么疼。
特别要提醒的是,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做牙周手术,但这种情况医生都会提前详细沟通。早发现早治疗的话,90%的人到第二步就能解决问题。
有人算过一笔账:定期洗牙+早期牙周治疗的费用,可能还不到一颗种植牙的零头。牙周病发展是渐进式的,早期干预不仅花钱少,也好。等到牙齿松动了再治,往往要花好几倍的钱。
更关键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牙周炎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都有关系。口腔里的细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健康。把牙周治好,等于给全身健康做了笔划算投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体检都建议加个牙周检查。
治疗后的维护特别重要。医生通常会教你用"巴氏刷牙法"——不是横着粗暴地刷,而是45度角轻轻震颤。牙线一定要用起来,很多人不知道,刷牙只能清洁70%的区域,剩下30%要靠牙线。
另外建议准备个冲牙器,餐后冲冲能减少食物嵌塞。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就像给汽车做保养一样。记住,再好的治疗也比不上日常预防,每天多花5分钟护理,可能让你省下5万块的种植牙费用。
Q: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
A:不会。感觉牙缝变大是因为清除了堵塞在缝隙里的牙结石,这些结石本来就不该存在。
Q:治疗要跑多少次医院?
A:轻中度患者通常2-3次就能完成,可能需要分阶段治疗。
Q:治疗后能马上吃东西吗?
A:一般建议治疗后2小时再进食,24小时内避免过冷过热刺激。
后提醒大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很重要。那些"一次"的,反而要多个心眼。牙周病是慢性病,就像高血压一样需要长期管理。现在开始重视,你的牙齿会感谢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