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照镜子看到不整齐的牙齿,很多人都会纠结:要不要去做矫正?会不会影响吃饭?成年人矫正还来得及吗?作为从业15年的正畸科医生,今天我就用直白的话,带大家了解牙齿矫正那些事。
牙齿矫正不只是为了好看。如果你经常塞牙、刷牙出血,或者总感觉咬东西使不上劲,可能就是牙齿排列出了问题。常见的需要矫正的情况包括:牙齿特别拥挤、门牙前突(俗称"龅牙")、地包天、牙齿缝隙过大等。这些情况不仅影响美观,长期下去还会导致牙龈萎缩、牙齿磨损等更的问题。
有个30岁的患者来找我,她说自己从小就不敢大笑,因为上排牙齿像叠罗汉一样挤在一起。检查后发现她有多颗牙齿已经出现早期松动。经过一年半的矫正,不仅牙齿整齐了,连困扰她多年的牙龈出血问题也改善了。
很多人以为矫正牙齿是青少年的事,其实这是个误区。只要牙周健康,60岁都可以矫正。现在门诊里30-45岁的矫正患者占了四成以上。成年人矫正虽然骨头改建速度比青少年慢些,但配合度更高,一样理想。
需要注意的是,成年人矫正前必须检查牙周状况。有牙周炎的得先治疗,否则矫正过程中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等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会要求患者先拍全景片和做牙周检查。
目前主流的有三种选择:
金属托槽:传统的"钢牙",性价比高,稳定。现在用的都是迷你托槽,比老式的舒适很多。
陶瓷托槽:托槽是半透明的,远看不太明显。适合对外观有要求又不想花太多钱的人。
隐形矫治:透明牙套可以随时摘戴,适合职场人士。但对自律性要求高,每天必须戴满22小时。
没有哪种是好的,关键要看牙齿情况和个人需求。复杂病例可能还是传统托槽更好,简单的牙齿不齐用隐形矫治就够了。
实话实说,矫正过程确实会有不适感,但远没有网上传的那么夸张。刚戴上矫治器的头三天,牙齿会有酸胀感,咬硬物时使不上劲,这是正常的牙齿反应。一般一周左右就能适应,每次复诊加力后可能会再酸1-2天。
有个小窍门:复诊当天中午可以喝粥,下午吃点软面包,第二天基本就能正常吃饭了。现在新型的矫治器力度更柔和,疼痛感比十年前减轻了很多。
拆掉矫治器只是完成了60%的工作。所有矫正过的牙齿都需要戴保持器,否则很容易反弹。前半年要全天佩戴(吃饭除外),之后可以过渡到夜间佩戴。很多人觉得保持器戴着麻烦,结果前功尽弃,非常可惜。
建议准备两幅保持器,一副放家里,一副随身带。我有位患者把保持器放在办公室抽屉,午休时戴上,既不影响工作又了佩戴时间,这个方法很值得借鉴。
1. 不要相信"7天快速矫正",牙齿必须遵循生理规律,强行加速会损伤牙根。
2. 矫正不是越贵越好,两万块的方案不一定比一万五的更适合你。
3. 千万不能中途换医生。每个医生的方案思路不同,中途更换等于重头再来。
4. 矫正期间更要认真刷牙,否则容易长蛀牙和出现牙龈问题。
牙齿矫正是个需要耐心的过程,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但当你看到整齐的牙齿和健康的咬合时,所有的付出都会变得值得。如果对自己的牙齿状况有疑问,建议先到正规医院做个初检,听听建议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