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刷牙总出血?牙龈又红又肿?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上火",很可能是牙周病在悄悄侵蚀你的牙齿地基。数据显示,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炎患病率高达85%,但主动就医的人不足10%。今天就带你了解这个隐蔽的"牙齿",以及如何用科学治疗守住口腔健康。
早上刷牙时看到粉色泡沫,很多人会下意识多漱几次口了事。其实这是牙龈炎症的典型信号——当牙菌斑长期堆积,细菌会刺激牙龈血管扩张,稍微碰触就会渗血。若此时不及时清洁治疗,炎症会向深层发展,形成肉眼可见的"牙周袋",就像地基被掏空的高楼,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牙周病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牙龈炎只需洁牙就能逆转;中度牙周炎会出现口臭、牙龈萎缩;到晚期会出现牙齿移位、咀嚼无力。麻烦的是,牙槽骨一旦被吸收就,这也是为什么牙医总强调"早发现早治疗"。
1. 基础治疗:适合轻度患者。通过超声波洁治和手工刮治,清除牙龈上下的牙结石。现在很多机构采用"舒适洁牙"技术,配合表面麻醉,整个过程几乎没有酸痛感。
2. 激光辅助治疗:针对4-6mm的中度牙周袋。激光能灭活袋内细菌,同时刺激牙龈组织再生。相比传统手术,期能缩短一半,术后敏感也明显减轻。
3. 微创翻瓣术:适用于深牙周袋患者。在显微镜辅助下,医生像修文物一样清理根面菌斑,必要时会植入骨粉促进骨质再生。现在缝合线多采用可吸收材质,省去了拆线步骤。
4. 松动牙固定术:对于已经晃动的牙齿,可以用纤维带或超薄贴面将其与邻牙固定。很多患者做完后发现,原本不敢咬的苹果又能痛快啃了。
① 改用软毛牙刷和牙缝刷:建议选刷头不超过两颗牙宽度的牙刷,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使用。
②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焦油会加速牙槽骨吸收,酒精则会影响伤口愈合。
③ 三个月复查一次:菌斑检测仪能发现肉眼看不见的问题,比普通口腔检查10倍。
④ 控制全身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进展速度是常人的3倍,高血压患者要避免含肾上腺素麻药。
⑤ 饮食调整:治疗后两周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多吃富含维C的猕猴桃、西兰花帮助牙龈修复。
误区一:"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牙缝本就存在,之前被肿胀的牙龈和结石填满。就像清理堵塞的下水道,原貌才是健康状态。
误区二:"治疗一次就能" :牙周炎是慢性病,需要终身维护。就像花园除草,定期养护才能防止杂草再生。
误区三:"掉牙是自然衰老现象" :60岁标配应该是20颗功能牙。很多80岁老人仍保有天然牙,关键就在于长期牙周维护。
记住,牙齿是身体没有自愈能力的器官。当你发现牙龈颜色从粉红变成暗红,或者牙齿突然变长(其实是牙龈萎缩),就该立即预约牙周检查了。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有牙周初筛服务,拍张全口片就能看清牙槽骨状况。别等到牙齿松动才后悔,那时治疗成本和难度都会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