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吃苹果时留下血印?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是"上火",随便用点牙膏就应付过去,殊不知这是在给牙齿埋下隐患。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牙周病。
牙周病就像牙齿的"地基危机",是包围牙齿的支持组织发生的慢性炎症。简单来说,就是牙龈、牙槽骨这些支撑牙齿的结构出了问题。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出血(牙龈炎),发展下去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更值得注意的是,它还可能成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帮凶"。
1. 刷牙时牙刷上总有粉红色泡沫
2. 牙龈看起来比平时更红更肿
3. 近口臭明显加重
4. 牙齿间缝隙莫名其妙变大
5. 吃东西时感觉牙齿使不上劲
6. 牙龈经常有胀痛感
7. 牙齿出现轻微松动
经常抽烟的人风险会增加3-5倍;糖尿病患者患病几率是普通人的2-3倍;孕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也容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长期精神紧张会降低牙龈抵抗力;刷牙草率的人牙菌斑堆积更快;此外,遗传因素也占30%左右的发病原因。
1. 刷牙要像绣花——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少3分钟,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
2. 牙线不是可有可无——每天睡前用一次,清理牙刷够不到的牙缝
3. 定期洗牙很重要——每6-12个月做一次洁治,清除顽固牙结石
4. 戒掉伤牙习惯——少抽烟、不用牙开瓶盖、少喝碳酸饮料
5. 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适当补充钙质
轻度症状可以通过龈上洁治(洗牙)配合治疗;中度需要做龈下刮治,清理牙龈下方的牙结石;病例可能要做牙龈手术或植骨治疗。记住,越早治疗越好,等到牙齿松动再来就医,很可能就要面临拔牙的风险。
Q: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
A:牙缝本来就是存在的,只是之前被牙结石和肿胀的牙龈填满。洗牙后觉得"漏风"恰恰说明治疗有效。
Q:治疗会很痛吗?
A:现在有超声波洁牙和微创治疗技术,配合表面麻醉,大多数人都能耐受。比起牙周病后期的痛苦,早期治疗的轻微不适实在算不了什么。
Q:治疗后要注意什么?
A:治疗后24小时避免吃过冷过热食物;一周内不要用治疗区域咬硬物;按医嘱使用漱口水;重要的是坚持复查。
很多人50岁就开始掉牙,以为是正常现象。实际上,维护得当的牙齿完全可以陪伴我们终生。下次刷牙出血时,别再用"近太累"当借口,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做个检查。记住,在牙周病面前,预防花的钱永远比治疗少,受的罪更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