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突然疼得睡不着,喝凉水像触电?别硬扛,这可能是牙体牙髓病的信号。作为口腔健康的“隐藏”,牙髓炎、龋齿等问题不仅影响吃饭睡觉,还会悄悄牙齿结构。今天就用大白话,牙体牙髓病到底该怎么治。
很多人以为牙疼忍忍就过去,结果拖到半夜痛到撞墙才后悔。其实,牙齿分为外层的牙釉质和内部的牙髓,当蛀牙或裂纹让细菌钻进牙髓,就会引发炎症。这时候牙齿可能对冷热敏感、自发疼痛,甚牙龈肿包流脓。
常见病因就三种:
1. 深龋齿:小洞不补变成“无底洞”,细菌直达牙髓
2. 牙齿裂纹:咬硬物或外伤导致细菌入侵
3. 牙周病:牙龈萎缩让牙根暴露,细菌“抄近路”感染
牙体牙髓治疗不是“一钻了事”,医生会分阶段处理:
先拍小牙片看炎症范围,用电活力测试判断牙髓状态。如果是可逆性牙髓炎(牙齿还能自救),可能只需补牙;如果是不可逆炎症(牙髓已坏死),就得做根管治疗。
1. 开髓引流:在牙齿顶部开小孔释放压力,立刻缓解剧痛
2. 清理消毒:用微型器械清除坏死牙髓,并用杀菌药物冲洗
3. 严密填充:用生物材料填满根管,杜绝细菌再生
现在的根管治疗早已不像传言中“疼得跳脚”,麻醉技术下基本,单颗牙通常1-2次就能完成。
做完根管的牙齿就像“空壳房子”,必须戴牙冠加固。否则咬硬物时容易劈裂,后只能拔牙。材质上,后牙推荐全瓷冠,前牙可选仿生美学冠,兼顾强度和美观。
误区1:“抽完牙神经牙齿就死了”
:牙神经只负责感觉,治疗后的牙齿依然能正常咀嚼。
误区2:“疼了才需要看牙医”
:定期检查能发现早期龋齿,几十块补牙就能解决,拖到根管治疗费翻十倍。
误区3:“根管治疗一次搞定”
:复杂病例需多次消毒,强行缩短疗程可能导致复发。
治疗后维护同样重要:
• 每天用巴氏刷牙法+牙线清洁牙缝
• 少吃粘牙的糖果糕点,避免咬瓶盖等硬物
• 每年洗牙1-2次,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后提醒:如果出现夜间痛、持续跳痛,别盲目吃止痛药,尽快到正规机构检查。早期治疗不仅能省费用,还能保住天然牙——再好的假牙也不如原装的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