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任何一家口腔医院的正畸科,总会看到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牙齿矫正问题。究竟哪些人需要做矫正?矫正后会有哪些改变?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牙齿矫正那些事。
很多人以为矫正牙齿只是为了好看,其实咬合不良可能引发更多健康隐患。当上下牙无常对位时,咀嚼效率会下降30%以上,长期可能导致肠胃负担。临床上常见的牙周炎、牙龈萎缩,有相当比例与牙齿排列异常有关。
1. 前牙反颌(俗称"地包天"):下牙包住上牙影响面部发育
2. 深覆颌:上牙覆盖下牙超过1/3容易磨损牙釉质
3. 开颌:前后牙无常闭合影响发音和进食
4. 牙列拥挤:清洁困难易发龋齿
5. 明显牙缝:食物嵌塞导致牙龈问题
儿童期(7-9岁)可以干预颌骨发育,青少年(12-16岁)利用生长高峰期事半功倍,成年人虽然矫正周期较长,但技术发展使得40岁以下的矫正都能得到。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正畸比例增长了27%,说明越来越多人在关注口腔健康。
金属托槽仍是性价比高的选择,矫正周期约18-24个月;陶瓷托槽美观度提升但需避免染色食物;隐形矫治器适合自律性强的上班族,需每天佩戴20小时以上。具体选择需要正畸医生根据牙片测量结果给出建议,切忌自行判断。
拆除矫治器只是完成了60%的工作。年需要全天佩戴保持器,第二年过渡到夜间佩戴,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维护。临床上约15%的反弹都是因为保持器佩戴不规范导致的,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牙齿矫正是个系统工程,建议选择有正畸专科资质的医疗机构。医生会通过口扫、拍片等检查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出现"整齐但咬合不好"的情况。记住,适合自己的矫正方案才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