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洁牙,很多人可能觉得就是“洗个牙”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也有人担心洁牙会伤害牙齿,或者觉得自己的牙齿看起来挺干净的,没必要花这个钱。那么,洁牙到底有没有必要?它对牙齿健康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这个问题。
即使你每天刷牙、用牙线,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仍然会有一些地方清洁不到位。时间长了,食物残渣、细菌和唾液中的矿物质会结合形成牙结石。牙结石是黄色的硬块,紧紧附着在牙齿上,光靠刷牙是刷不掉的。
牙结石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它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红肿出血,长期不处理还可能引发牙周病,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而洁牙,就是通过的仪器清除这些牙结石和牙菌斑,让牙齿真正的干净状态。
很多人担心洁牙会磨损牙釉质,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正规的洁牙使用的是超声波洁牙机,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而不是“刮”牙。操作得当的情况下,并不会损伤牙齿表面。
当然,如果洁牙操作不规范,比如用力过猛或者仪器使用不当,确实可能对牙齿或牙龈造成一定伤害。所以,选择的口腔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非常重要。
洁牙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口腔检查:医生会先检查你的牙齿和牙龈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洁牙以及洁牙的深度。
2. 超声波洁牙:利用超声波振动去除大块的牙结石,可能会有些酸酸的感觉,但一般不会很疼。
3. 喷砂或抛光:去除细小的牙渍和色素,让牙齿表面更光滑。
4. 冲洗上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些情况下医生会涂上药。
整个过程通常需要30-60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牙齿的清洁程度。如果是次洁牙,或者牙结石比较多,可能会稍微有点不适,但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如果特别怕疼,也可以要求医生使用表面麻醉。
洁牙后牙齿可能会有些敏感,尤其是牙结石比较多的人,因为原先被牙结石覆盖的牙根暴露出来,会暂时对冷热刺激更敏感。一般1-2周内就会正常。这段时间建议:
- 避免吃过冷、过热或刺激性食物 - 使用感牙膏 - 继续保持良好的刷牙习惯,但不要用力过猛 - 如果有出血或不适,可以含漱淡盐水帮助
一般来说,建议每6-12个月洁牙一次。但具体频率要根据个人口腔情况而定:
- 牙龈健康、牙结石少的人:每年1次即可 - 容易长牙结石、有牙龈炎的人:6-8个月一次 - 抽烟、爱喝咖啡或茶的人:可能需要更频繁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洁牙不是一劳永逸的,定期维护才能长期保持口腔健康。
误区1:洁牙会让牙缝变大 实际上,牙缝变大是因为原先的牙结石被清除了,露出了牙齿本来的形态,并不是洁牙造成的。如果不清理牙结石,牙龈会继续萎缩,问题反而更。
误区2:洁牙可以美白牙齿 洁牙主要是去除牙结石和色素沉积,能让牙齿本来的颜色(偏淡黄),但并不能改变牙齿本身的色泽。如果想要真正美白,需要做的美白治疗。
误区3:洗牙后牙齿会变松 牙齿松动是因为牙周组织已经被,洁牙只是去除了导致问题的牙结石。如果不及时洁牙,牙齿反而会因牙周病加重而更松动。
洁牙不仅是让牙齿看起来更干净,更重要的是预防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问题。它就像给牙齿做“大扫除”,是日常刷牙无法替代的。建议每个人都养成定期洁牙的习惯,毕竟健康的牙齿才能让你吃嘛嘛香,笑容更自信!
如果你还没有洁过牙,或者距离上次洁牙已经超过一年了,不妨抽时间去口腔机构检查一下。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