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咬苹果时牙齿发酸,或者突然被一阵牙疼折磨得坐立不安。其实这些问题大多可以避免,只要平时做好口腔预防保健。今天咱们就来,怎样才能让牙齿健康地陪伴我们一辈子。
很多人都是等到牙疼得受不了才去看牙医,这时候往往已经发展成龋齿、牙周炎等疾病,不仅治疗费用高,过程也可能比较痛苦。相比之下,日常的预防措施简单又经济。比如每天认真刷牙的成本不过几毛钱,而补一颗牙动辄几百,种牙更是要上万。
卫生组织早就提出"8020"计划,希望80岁的老人还能保留20颗健康牙齿。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预防。口腔疾病发展缓慢,从牙龈轻微出血到牙齿松动脱落,往往要经历数年时间。这给了我们充足的机会来阻断疾病进展。
说到口腔护理,很多人反应就是刷牙。没错,但刷牙只是基础,要想保护牙齿,这三件事一个都不能少:
1. 科学刷牙: 建议使用软毛牙刷,每天早晚各刷一次,每次不少于3分钟。不要横向用力"锯"牙齿,而应该将刷毛倾斜45度朝向牙龈沟,做小幅震颤。别忘了刷舌头,那里也是细菌的地。
2. 善用牙线: 牙刷只能清洁牙齿表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要靠牙线。取约30厘米长的牙线,缠绕在两手中指上,用拇指和食指操控,轻轻滑入牙缝,贴着牙面上下刮擦。刚开始可能会出血,坚持一周左右就会改善。
3. 控制饮食: 少喝碳酸饮料和果汁,它们的酸性会腐蚀牙釉质。如果实在想喝,可以用吸管减少与牙齿接触。吃完甜食后好漱口,但不要马上刷牙,因为此时牙釉质较软,容易刷伤。
除了日常护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定期洗牙: 即使每天认真刷牙,牙结石还是会悄悄形成。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清除牙龈上下的牙结石和菌斑。很多人以为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其实是洗掉了早就存在的牙结石,还原了牙齿本来的状态。
关注牙龈健康: 牙龈出血、红肿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发现这些问题要及时就医,不要以为是"上火"就随便吃药。早期干预可以避免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
选择合适的护牙工具: 电动牙刷和冲牙器确实能提高清洁效率,但手动牙刷用对了也一样有效。关键是掌握正确方法,并坚持使用。牙膏选择含氟的就行,不需要追求特别贵的功效型产品。
人生每个阶段,口腔护理的侧重点都不一样:
儿童期(0-12岁): 从颗乳牙萌出就要开始清洁,可以用纱布蘸温水擦拭。6岁左右长出的恒磨牙(六龄齿)容易龋坏,可以做窝沟封闭。养成刷牙习惯比刷得干不干净更重要。
青少年(13-18岁): 这个阶段容易长智齿,如果位置不正或反复发炎,可能需要拔除。正畸治疗期间要特别注意清洁,否则容易在托槽周围形成龋齿。
中青年(19-45岁): 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可能引发磨牙症,可以考虑佩戴夜磨牙垫。备孕期女性要特别注意口腔健康,牙周炎可能增加早产风险。
中老年(46岁以上): 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更容易发生根面龋。可以选用感牙膏,并定期检查有无口腔黏膜病变。
在口腔护理方面,有些错误观念流传很广:
"牙不疼就不用看医生": 很多口腔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感觉到疼痛时,损伤往往已经很。定期检查才能及早发现问题。
"洗牙会伤害牙齿": 规范的洗牙操作不会损伤牙齿。相反,长期不洗牙导致的牙周炎才是牙齿脱落的元凶。
"小孩蛀牙不用管,反正要换牙": 乳牙龋坏会影响恒牙发育,还可能造成偏侧咀嚼影响面部发育。的乳牙根尖周炎甚会波及恒牙胚。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建立科学的护牙观念。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轻松、更经济。从今天开始,给自己的牙齿多一点关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