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突然牙疼到睡不着觉,喝凉水像触电,吃甜食像上刑,后不得不捂着半边脸冲进牙科诊所。其实,这些痛苦往往源于牙体牙髓病的长期忽视。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这个藏在牙齿里的「隐形」。
简单说,就是牙齿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和内部软组织(牙髓)的病变。想象牙齿像座房子:外层是坚固的墙壁(牙体),里面藏着水电系统(牙髓)。当墙壁出现裂缝(龋齿),风雨渗进去,水管电线(牙髓)就会遭殃。初期可能只是偶尔酸疼,后期可能发展成夜间痛、自发痛,甚引发脸肿、发烧。
1. 细菌偷袭:饭后不刷牙,牙菌斑在牙齿表面开派对,产酸腐蚀牙釉质,慢慢蛀出黑洞。 2. 暴力使用:用牙开瓶盖、咬硬糖,牙齿出现裂纹,细菌顺着裂缝长驱直入。 3. 拖延症害人:发现小黑点不当回事,等疼到受不了时,往往已经伤到牙髓。
别等疼到撞墙才看牙!出现这些情况就该警惕: - 吃冰激凌或热汤时短暂刺痛 - 刷牙时某颗牙齿特别敏感 - 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点或黑线 - 牙龈反复起脓包 这些症状说明你的牙齿正在求救,及时治疗能省下后期根管治疗的麻烦。
根据程度,医生会给出不同方案: 浅龋阶段:只需简单补牙,30分钟告别小黑洞。 中龋阶段:去腐后可能需要垫底再补牙,保护接近牙髓的部分。 深龋或牙髓炎:根管治疗是救牙后机会,清除病变牙髓后做冠保护。 很多人听到「根管治疗」就腿软,其实现在麻醉技术,过程就像在牙齿里做微创手术,比忍着剧痛强多了。
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记住这5点: 1. 巴氏刷牙法+牙线清洁牙缝,每天2次不偷懒 2. 每年洗牙1-2次,给牙齿做深度SPA 3. 少吃黏性糖果,碳酸饮料用吸管喝 4. 牙齿缺损、隐裂及时处理,别给细菌留后门 5. 儿童窝沟封闭佳年龄是6-12岁
误区1:「补牙材料越贵越好?」 实际上,树脂、玻璃等材料各有适应症,医生会根据蛀牙位置推荐合适选择。 误区2:「根管治疗后牙齿死了不用管?」 没有牙髓供养的牙齿更脆弱,建议做牙冠保护,否则可能咬裂导致拔牙。 误区3:「孕妇不能看牙?」 孕中期(4-6个月)是相对的治疗窗口期,牙痛感染反而更危险。
牙齿不会自愈,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下次刷牙时多花30秒观察牙齿,定期口腔检查就像汽车保养,花小钱省大钱。记住:对待牙齿的态度,决定了你70岁时还能不能啃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