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牙学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项目 > 40岁做口腔外科手术的真实经历:我的选择与术后10年感悟
40岁做口腔外科手术的真实经历:我的选择与术后10年感悟
40岁做口腔外科手术的真实经历:我的选择与术后10年感悟 秋叶 eye 1000+次浏览 time 发布时间:2025-07-25 12:06:07

40岁做口腔外科手术的真实经历:我的选择与术后10年感悟

十年前,我因为的下颌前突和咬合问题,在40岁时选择了口腔外科手术。现在回想起来,我并不后悔这个决定,但确实想分享一些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懂的感受。

关于手术决定:年龄不是禁忌

很多人觉得口腔外科手术是年轻人的选择,其实并非如此。我当时过三位不同医院的,得到的结论是:只要骨质条件达标,40岁依然可以手术。但医生也明确告知,年龄越大,术后期可能更长。我的确比年轻病友多花了两个月时间才完全消肿。

真实术后反应:这些变化没人提前告诉我

手术当天全麻醒来后,明显的感觉不是疼痛,而是整个下颌像被水泥封住般僵硬。前三天需要冰敷消肿,连吸管都咬不住,只能靠针筒喂流食。第七天拆咬合板时,我发现牙齿突然无法自然闭合——这是正常现象,需要后期通过正畸调整。

三个月后,我遇到了两个意外状况:一是下唇右侧始终有蚂蚁爬行的麻木感,医生解释是术中牵涉到了颏神经;二是咀嚼力度只有术前的60%,这种情况持续了整整八个月才逐渐。不过这些症状在术后第二年基本消失。

长期变化:十年后我的咬合状态

现在我的咬合功能改善了80%,以前无法咬断的芹菜梗现在可以轻松处理。但有两个性改变:一是下颌骨被截断的位置在天气变化时会隐隐酸胀;二是张口度比正常人小15%左右,不过不影响正常进食和说话。

给考虑手术者的实用建议

1. 三维CT比普通X光片更重要:我后来才知道,有位病友因为术前没做三维重建,术中才发现下颌管变异,导致神经损伤。
2. 准备少20天期:前两周连粥都喝不利索,第三周才能尝试软面条。
3. 物理治疗别偷懒:术后半年每天要做张口训练,我因为坚持得好,终张口度比医生预估的大5mm。
4. 钛板不用急着拆:我的钛板今未取出,只要不出现排异反应,很多医生建议终身保留。

国内口腔外科技术现状

目前北上广的医院口腔外科中心基本都配备了导航系统,相比十年前我手术时用的传统咬合导板,现在定位精度能提高到0.3mm以内。值得一提的是,武汉某医院去年开展的"血管化腓骨移植+下颌重建"技术,已经能解决骨量不足患者的难题。

关于手术费用

以2024年标准,单纯的正颌手术费用约3-5万元,若需要同期做颏成型等附加项目,总价可能达到8万元。通常能报销部分骨切开费用,但正畸治疗需全额自费。建议提前准备两份预算:手术费用和可能发生的二期修复费用。

后想说的是,口腔外科手术确实改变了我的面容和咬合功能,但这个过程需要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耐心。如果现在有人问我是否推荐这个手术,我的回答是:先找三家以上医院面诊,把所有可能的并发症问清楚,再给自己两周冷静期做决定。

延伸阅读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联系原因: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