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预警信号。作为困扰我国近90%成年人的口腔问题,牙周病早期症状隐蔽,却可能引发牙齿松动甚脱落。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说清楚牙周病的防与治。
1. 刷牙时牙刷带血丝,或咬硬物有血印 2. 牙龈颜色暗红,摸起来松软像"泡发的木耳" 3. 晨起口腔发黏,有顽固口臭 4. 牙齿看起来变长(其实是牙龈萎缩) 5. 吃东西时牙齿有轻微晃动感
出现以上任何一条,建议尽早到正规口腔机构检查。牙周病就像"沉默的土壤流失",初期只是牙龈发炎(牙龈炎),若不干预会发展成牙周炎,终导致牙齿"水土流失"而脱落。
阶段:基础治疗 洗牙(龈上洁治)清除牙结石,配合龈下刮治处理牙龈包裹部分的菌斑。轻度患者通常2-3次即可控制炎症。
第二阶段:手术治疗 针对中重度患者,可能需做牙龈翻瓣术,直观清理深层牙根面的结石和病变组织,有些需要配合骨粉修复受损牙槽骨。
第三阶段:维护期 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就像汽车定期保养,医生会用工具检查牙龈情况,及时处理新形成的菌斑。
× 害怕出血不敢刷牙→菌斑堆积更易出血 × 用盐水漱口代替刷牙→无法清除牙菌斑 × 牙签剔牙→损伤牙龈,牙线才是正确选择 × 等牙疼再看医生→牙周炎晚期才会疼痛
特别提醒:孕妇激素变化更易患妊娠期龈炎,糖尿病患者牙周病进展速度是常人3倍,这两类人群需加强口腔检查频率。
1. 选小头软毛牙刷,巴士刷牙法(45度角震颤)刷满3分钟 2. 每天少用一次牙线,清理牙缝像清理键盘缝隙一样重要 3. 吸烟人群建议戒烟,烟草会加速牙槽骨吸收 4. 控制血糖血压,这些慢性病会加重牙周问题 5. 每年做一次口腔检查,洗牙频率根据医生建议调整
需要强调的是:网传的"牙龈""偏方"等方法缺乏科学依据,出现症状还应及时就医。早期干预的牙周炎患者,治疗可达90%以上,千万别拖到牙齿松动才治疗。
维护牙周健康其实很简单——做好日常清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维护。记住:健康的牙龈应该是淡粉色,紧贴牙齿,刷牙不出血。从现在开始关注牙龈健康,才能在未来享受美食时不用顾虑"咬不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