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嘴巴里总有一股异味?这些可能都是牙周病发出的信号。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上火”,殊不知80%的成年人正面临牙周健康威胁。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沉默”。
牙周病始于牙龈边缘的细菌堆积,当牙菌斑长期未被清除,会硬化形成牙结石,进一步刺激牙龈。初期表现为红肿出血(牙龈炎),若不干预则会发展为牙周炎——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口袋”,细菌侵蚀牙槽骨,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更需警惕的是,研究表明牙周病菌可能通过影响全身,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早产都存在关联。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事实。
1. 牙龈颜色测试:健康牙龈呈淡粉色,若呈现鲜红或暗红色需警惕;
2. 刷牙出血观察:连续三天刷牙出血就不是“上火”那么简单;
3. 牙齿稳固度检查:轻摇牙齿感受是否有异常晃动感。
针对不同阶段,牙科医生会采取分层治疗方案:
早期阶段:通过超声波洁牙去除牙结石,配合抑菌漱口水,牙龈炎可完全逆转。
中度阶段:需进行龈下刮治,清除牙龈下方的菌斑和结石,必要时配合局部用药。
重度阶段:可能需牙周翻瓣手术、骨移植等复杂治疗,此时保牙难度显著增加。
特别提醒:所谓的“偏方漱口”无法清除已形成的牙结石,洁牙才是治本之策。
1. 使用巴氏刷牙法,牙刷倾斜45度清洁牙龈沟;
2. 每日少使用一次牙线,清除牙缝隐蔽处的菌斑;
3. 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洁牙,抽烟者需更频繁;
4. 控制血糖血压,这些全身疾病会加重牙周问题;
5. 缺牙及时修复,避免邻牙倾斜加重牙周负担。
Q: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
A:这是典型误区。洗牙后感觉到的“牙缝”实则是被结石占据的原空间,及时清理才能阻止病情恶化。
Q:治疗会很痛吗?
A:现代牙科已采用舒适化治疗,表面麻醉和微创技术可使疼痛感降低,多数患者反馈“比想象中轻松得多”。
记住:牙周健康是牙齿长寿的基石。下次见到牙刷上的粉色泡沫时,别再简单归咎于“近太忙”,这可能是你的牙齿在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