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天刷牙,怎么还有蛀牙?”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后槽牙上的黑线时,往往已经错过佳干预时机。其实,有一种被忽视的预防技术——窝沟封闭,能在蛀牙形成前就筑起保护屏障。
仔细观察孩子的磨牙,会发现咬合面凹凸不平,这些沟壑就是窝沟。牙刷毛难以深入清洁,食物残渣和细菌长期堆积,终形成蛀牙。窝沟封闭就是用树脂材料,像给牙齿穿雨衣一样,把深沟填平,让细菌无处藏身。
这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在1960年代,美国就开始推广应用,我国也将它纳入儿童口腔公共卫生项目。临床数据显示,做完窝沟封闭的牙齿,5年内防龋高达80%以上。
很多家长纠结“什么时候做好”,其实有三个关键阶段:
波:3-4岁——乳磨牙完全萌出时,尤其爱吃零食的宝宝更需提前防护。
第二波:6-7岁——六龄齿(恒磨牙)终身不换,这颗牙的封闭价值高。
第三波:11-13岁——第二恒磨牙萌出完成,青少年牙齿清洁不到位的高发期。
当然,成年人深窝沟牙齿也可以做,只是防龋随年龄递减。
Q:材料会不会有毒?
封闭剂是食品级树脂,固化后比矿泉水瓶还,不含双酚A等有害物质。
Q:操作疼不疼?
全程,不用钻牙。就像用指甲油涂指甲,孩子配合的话10分钟搞定一颗牙。
Q:能管多久?
通常维持3-5年,建议每半年检查封闭剂是否脱落。即使磨损,补做也很方便。
误区一:“乳牙坏了没关系”
乳牙蛀坏可能伤及恒牙胚,还会影响咀嚼功能发育,导致偏侧咀嚼、面部不对称。
误区二:“做完就一劳永逸”
封闭≠免疫,仍需每天刷牙。后槽牙仍是清洁重点,只是清洁难度大幅降低。
误区三:“医院才能做”
正规口腔诊所都有该服务,价格在120-300元/颗,注意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建议选择学期初或寒暑假带孩子检查,避免期末考试期间孩子紧张。操作前让孩子看看科普动画,消除恐惧感。做完当天避免啃硬糖、冰块等,如果发现封闭剂脱落,及时预约补做。
比起补牙的钻头声和哭闹,窝沟封闭的预防价值远超治疗成本。下次带孩子常规检查时,不妨请医生评估下窝沟深度,早预防比晚治疗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