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牙齿出现剧烈疼痛或持续不适时,很多人会听到医生建议"做根管治疗"。究竟什么是根管治疗?简单来说,它是通过清除牙齿内部的感染组织,保留天然牙齿的一种治疗方法。与直接拔牙相比,根管治疗能大限度保留原生牙齿功能,避免邻牙移位、咀嚼效率下降等问题。
1. 持续性的牙齿疼痛:尤其是夜间加重的钝痛或跳痛,可能是牙髓发炎的典型表现。 2. 冷热敏感持续时间长:喝冰水后疼痛持续超过10秒,说明牙神经可能已受损。 3. 牙龈鼓包或渗液:牙齿根部形成脓肿时,牙龈会出现反复肿胀的"小脓包"。 4. 牙齿颜色变暗:受过外伤的牙齿若逐渐变成灰黑色,提示牙髓可能已坏死。
治疗通常需要2-3次就诊:次会拍摄X光片确认感染范围,局部麻醉后打开牙冠清理腐质;第二次使用特殊器械清理根管并进行消毒;第三次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充填根管,后用树脂或牙冠修复牙齿外形。现代治疗会配合橡皮障隔离唾液,显微镜辅助操作,显著提高治疗度。
在正规医疗机构,治疗前会进行局部麻醉,术中基本不会感到疼痛。术后可能有轻微胀痛,一般3天内会逐渐缓解。值得注意的是,拖延治疗反而会导致更的疼痛,早期治疗不仅能减轻痛苦,还能节省后续治疗费用。
1. 治疗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24小时内不要用治疗侧咀嚼硬物 2. 暂封材料脱落需及时复诊 3. 完成全部疗程前避免咬食物 4. 推荐终做牙冠保护脆弱的牙齿 5. 保持日常口腔清洁,每6个月定期检查
根据牙齿位置和难度不同,单根管前牙治疗费用通常在800-1500元,多根管后牙在2000-4000元区间。通常可报销部分基础治疗费,但高端材料(如显微根管)需自费。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避免因治疗导致二次感染风险。
误区一:"治疗后的牙齿迟早要拔" 规范治疗的可达90%以上,配合牙冠保护可使用多年。 误区二:"不如直接拔牙种牙" 保留天然牙有利于维持牙槽骨密度,且治疗费用通常低于种植修复。 误区三:"治疗一次就能完成" 复杂病例需要分次治疗确保消毒,强行缩短疗程可能影响。
当牙齿纵裂、牙根过度弯曲或牙周组织时,可能需要考虑拔除。具体情况需由医生评估,有时CBCT三维影像能更的诊断依据。
建议查看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确认医生具备口腔执业医师资质。配备橡皮障、根测仪、显微镜等设备的机构能更的治疗。治疗后应获得规范的病历记录和X光片,这些既是凭证,也为后续复查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