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牙疼!”——当孩子捂着腮帮子说出这句话时,很多家长才后悔没有早点重视孩子的牙齿健康。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行业编辑,我见过太多因为儿童时期牙齿护理不当而导致成年后不得不花费高昂费用矫正的。今天,我们就来关于儿童牙科那些家长必须知道的事。
很多家长认为:“反正乳牙要换,坏了也没关系。”这是误区!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和排列。临床上常见的“双排牙”(恒牙错位萌出)往往就是乳牙早失导致的。建议从孩子颗乳牙萌出(约6个月)就开始清洁,用纱布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拭牙面。
3岁前可以由家长帮忙刷牙,选择刷头小、刷毛软的儿童牙刷。我常推荐家长把这个过程变成亲子游戏——比如和孩子比赛谁刷牙的泡泡多,或者播放2分钟的儿歌作为计时。要注意的是,牙膏用量:3岁前米粒大小,3-6岁豌豆大小,一定要选择含氟量500-1100ppm的儿童专用牙膏。
含着奶瓶睡觉是很多孩子的习惯,但这个动作会让牙齿长时间浸泡在奶液中,特别容易导致上前牙大面积龋坏(俗称“奶瓶龋”)。建议:1岁开始戒夜奶,改用杯子喝水;如果必须用奶瓶,喂完后喂少量清水冲洗口腔。
这个阶段孩子口腔里既有乳牙又有恒牙,是龋齿高发期。建议:①每3-6个月检查一次牙齿;②及时做窝沟封闭(6-8岁封闭恒磨牙,11-13岁封闭第二恒磨牙);③乳牙松动不要强行拔除,避免损伤恒牙胚。曾经有个7岁患儿因为爷爷用线拴门把强行拔牙,导致恒牙萌出方向异常,后不得不做正畸治疗。
很多家长问我:“孩子几岁开始矫正牙齿好?”其实不同类型的错颌畸形干预时间不同:地包天(反颌)建议4-5岁就开始干预;单纯的牙列不齐一般在全部恒牙萌出后(12岁左右)矫正。但具体方案需要正畸医生评估,建议正畸不要晚于7岁。
很多孩子对看牙有恐惧心理,聪明的家长这样做:①提前用绘本讲解看牙过程(推荐《鳄鱼怕怕牙医怕怕》);②就诊尽量选择只做简单检查,建立信任;③避免说“别怕,不疼”这类暗示性语言,可以说“医生会帮你找到牙齿里的小虫子”。
除了刷牙,还有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①限制果汁摄入(每天不超过120ml);②多吃需要咀嚼的蔬果(苹果、胡萝卜等)锻炼颌骨;③运动时戴防护牙托;④每半年涂氟一次。记得有位小患者因为长期用门牙咬铅笔头,导致切端磨损引发牙髓炎,这些细节真的不能大意。
孩子的牙齿健康需要家长投入时间和耐心,但这份投入值得——一口好牙不仅能让孩子自信微笑,更是伴随一生的健康财富。如果这篇文章解决了你的某个疑问,建议收藏并分享给其他家长,毕竟在育儿路上,我们都是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