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近刷牙总出血,吃苹果还留下血印,她以为只是"上火"。直到牙齿开始松动才慌忙就医,结果被诊断为中度牙周炎,需要系疗。其实很多人和她一样,忽略了牙周健康的早期预警。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牙周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这个话题。
完整的牙周治疗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基础治疗阶段会进行全口洁治(俗称洗牙)、龈下刮治;手术治疗阶段针对病例开展翻瓣术、植骨术等;修复阶段通过夹板固定松动牙齿;后是每3-6个月一次的维护治疗。整个治疗周期根据程度需要3-12个月不等。
需要注意的是,单纯洗牙只能清除牙龈以上的菌斑,对于已经形成牙周袋的情况,必须配合龈下刮治才能清洁。现在很多机构采用超声波配合手工刮治,治疗过程更加舒适。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持续性的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牙龈红肿或退缩;牙齿松动移位;吃东西使不上劲。临床数据显示,35岁以上人群中近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但主动就诊的不足20%。
特别提醒吸烟人群、孕妇、糖尿病患者,这些群体更容易出现牙周问题。建议每半年做一次牙周检查,通过探诊检查和拍片评估牙槽骨状况。早期发现问题,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大降低。
治疗前需要如实告知医生身体状况,比如是否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当天建议避开生理期,不要空腹就诊。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吃过冷过热食物,使用医生推荐的软毛牙刷和牙缝刷。
很多人关心治疗疼痛问题,现在的麻醉技术已经能做到基本。对于特别敏感的患者,还可以选择镇静等方式。治疗后的轻微酸胀感一般3-5天就会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完成系疗后,日常维护尤为重要。建议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每年进行1-2次洁治。有研究表明,做好口腔维护的患者,治疗可以保持10年以上。
需要强调的是,牙周健康是终身事业。就像定期体检一样,定期牙周检查应该成为生活习惯。越早重视,越能避免牙齿松动脱落等后果。如果您的牙齿出现文中提到的症状,建议尽快预约医生评估。
后提醒大家,选择医疗机构时要注意查看卫生执业许可证,确认医生执业资质。正规的牙周治疗应该有完善的治疗方案和术后随访,不要轻信"一次"等夸大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