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吃苹果留下血印子?很多人觉得这是"上火",喝点凉茶就没事。实际上,这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早期警告。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我国35岁以上人群超80%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难题。
简单说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就像房子的地基损坏会导致墙体摇晃,当细菌形成的牙菌斑长期堆积,会逐渐牙龈、牙槽骨等支撑结构。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出血(牙龈炎),发展到后期会出现牙齿松动甚脱落(牙周炎)。
• 刷牙出血是常见的早期信号 • 牙龈颜色从粉红变为暗红 • 口腔异味反复出现 • 牙齿看起来"变长"(其实是牙龈萎缩) • 吃东西使不上劲或牙齿轻微晃动
值得注意的是,牙周病进展缓慢,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就医,此时往往已经错过佳干预时机。建议每年做一次洁牙,就像给口腔做"体检"。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 清洁不到位:刷牙方法错误、不用牙线导致菌斑堆积 2. 身体因素:糖尿病、孕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炎症 3. 生活习惯:吸烟会显著加速牙槽骨吸收
很多人误以为"牙石能保护牙齿",其实粗糙的牙石表面反而更容易堆积细菌。就像厨房油垢不及时清理会越积越厚一样,牙结石需要器械才能清除。
如果处于早期阶段(牙龈炎): • 使用巴氏刷牙法(45度角震颤刷牙龈缘) • 每天用牙线清洁牙缝 • 选择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
如果确诊牙周炎: 1. 龈上洁治(常规洗牙)清除牙龈以上牙石 2. 龈下刮治处理藏在牙龈下的顽固牙石 3. 者可能需要牙周手术或激光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网传的"食盐刷牙杀菌""柠檬汁美白治牙周"等方法都不科学,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釉质,粗糙颗粒会划伤牙龈。
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 这是典型误区。牙缝本来就是被牙石和肿胀的牙龈填满,清除后反而还原了真实状况。就像清理堵塞的下水道,不是清理导致了缝隙,而是原本就该这样。
治疗会很痛吗? 现在有舒适化治疗选择,包括表面麻醉、镇静等方式。其实炎症越治疗时越敏感,早处理反而更轻松。
能吗? 牙周炎造成的骨吸收不可逆,但可以通过治疗控制进展。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定期维护是关键。
• 选择小头软毛牙刷,每3个月更换 • 牙线比冲牙器更能清除邻面菌斑 • 少吃粘性甜食,吃完及时漱口 • 吸烟人群建议每年2次洁牙 • 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口腔监测
后要强调: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研究显示,重度牙周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5%,还会影响血糖控制。保护好牙齿,就是在为全身健康投资。
如果发现文中提到的任何症状,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记住:对待牙周病,预防花的每一分钟,都比治疗省下的十小时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