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遇到一位顾客抱怨:"洗完牙缝变大了,吃东西老塞牙,早知道就不洗了!"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今天我们就来洗牙这件事,告诉你哪些人确实需要洗牙,哪些人反而要谨慎。
简单来说,洗牙就是用器械清除牙齿表面和牙龈下的牙结石、菌斑。很多人误以为洗牙是把牙齿漂白,其实它更像给牙齿做深度清洁。就像我们每天擦桌子,时间久了还是要用清洁剂打理一次。
目前常见的洗牙方式主要有两种:超声波洁牙和喷砂洁牙。超声波适合牙结石较多的情况,喷砂则更适合清理烟渍、茶渍等色素沉积。正规口腔机构会根据每个人的牙齿状况推荐合适的洗牙方式。
1. 刷牙经常出血:说明牙龈已经发炎,牙结石刺激是主要原因
2. 牙齿表面有黄色或黑色硬块:这就是牙结石,普通刷牙无法清除
3. 口臭明显:牙结石和牙菌堆积会产生异味
4. 牙龈红肿:长期不处理可能发展成牙周炎
5. 备孕女性: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问题,建议提前做口腔检查
1. 牙齿敏感的人:可以先做治疗再洗牙
2. 牙龈萎缩明显的人:建议选择轻柔的手工洁牙方式
3.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需要提前告知医生
4.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超声波洁牙可能会有影响
5. 急性口腔炎症期间:要等炎症控制后再洗牙
误区一: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其实牙缝本来就存在,只是被牙结石填满了。清除结石后暴露出真实的牙缝,让人误以为是洗牙造成的。
误区二:洗牙会损伤牙釉质
正规操作的洗牙不会伤害牙釉质。那些宣称"洗牙"的,往往清洁会扣。
误区三:洗牙越勤快越好
一般人每年1-2次即可,牙周病患者可能需要3-4次。过于频繁反而可能伤害牙龈。
1. 24小时内避免吃过冷过热食物
2. 一周内少喝咖啡、茶等易染色饮品
3. 如果出现轻微敏感属于正常现象,通常3-5天会缓解
4. 学会使用牙线,保持口腔清洁
5. 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定期复查
1. 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 观察诊疗环境是否干净整洁
3. 询问使用的洁牙设备品牌
4. 了解医生的背景
5. 警惕过度
记住,洗牙不是简单的牙齿美容,而是重要的口腔保健措施。建议每年少做一次口腔检查,让医生判断你是否需要洗牙以及适合什么样的洁牙方式。保持口腔健康,才能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