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总感觉刷牙出血?牙龈红肿还伴随口臭?你可能正在经历牙周病的早期阶段。作为口腔健康的"沉默",牙周问题影响着超80%的成年人,但大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想起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保健重点。
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会慢慢形成坚固的牙结石。这些"石头"不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退缩,终支撑牙齿的牙槽骨。早期可能只是刷牙时出血,发展到后期就会出现牙齿移位、咀嚼无力,甚整排牙齿脱落。
典型的预警信号包括:晨起口腔粘腻感、牙龈颜色暗红、吃苹果时留下血印、牙齿看起来越来越长(其实是牙龈在退缩)。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尽快预约口腔检查。
规范的牙周治疗通常分四步走:首先是检查,医生会用探针测量每个牙位的"口袋深度",配合X光片评估骨质流失程度。接着进行龈上洁治(俗称洗牙),用超声波设备清除可见的牙结石。
关键步骤是龈下刮治,医生会选用精细的手工器械,在局部麻醉下清理牙龈深处的菌斑和结石。对于病例,可能还需要配合激光治疗或微量抗生素冲洗。整个治疗过程基本,敏感体质可以提前告知医生使用舒适化方案。
刚做完治疗的两天,建议选择软毛牙刷和温水漱口。出血情况通常3-5天会明显改善,这期间可以使用含氟化亚锡的专用漱口水。日常护理要特别注意:
1. 改用巴氏刷牙法,牙刷倾斜45度清洁牙龈沟
2. 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清理邻接面
3. 吸烟人群要减少吸烟频次
4. 每3-6个月进行复查
5. 控制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基础洁治一般在200-500元区间,全口刮治费用约1500-3000元,具体要根据牙齿数量和程度评估。比起后期种牙动辄上万的费用,早期干预其实更经济。部分项目可以报销基础治疗费用,就诊前可以详细。
"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其实牙缝本来就存在,只是之前被肿胀的牙龈和结石填满了。"治疗一次就能永患"——牙周病需要终身维护,就像高血压需要持续管理。
特别提醒:孕妇、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重视牙周健康,已有研究证实牙周感染可能影响全身健康。如果近期有种植牙计划,良好的牙周环境更是必要条件。
牙齿是我们使用频繁的器官之一,却往往不受重视。与其等到牙齿摇摇欲坠才追悔莫及,不如现在就开始关注那些细微的信号。下次刷牙时多停留30秒,也许就能避免日后的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