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有空再去补牙"——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很多人发现牙齿有小黑点或轻微酸痛时总想着再等等,结果拖到只能做根管治疗甚拔牙。今天就来什么情况下必须立即补牙,以及补牙全过实体验。
1. 咬东西突然酸痛:吃坚果或冰块时某颗牙"咯噔"疼一下,往往是龋齿已经突破牙釉质的警报。
2. 牙齿表面发黑:特别是大牙沟壑处的黑线,刷牙也刷不掉,基本可以确定是蛀牙。
3. 食物总塞牙缝:突然发现某个牙缝频繁塞肉丝菜叶,可能是邻面龋坏形成了凹洞。
4. 喝冷水敏感:如果以前没问题,近却对冷饮敏感,蛀牙可能已经接近牙神经。
5. 照镜子发现缺损:牙齿边缘有小缺口,不要以为是"磕碰",很可能是蛀蚀导致的塌陷。
很多人害怕补牙是担心"钻牙"疼,其实现在正规机构都会先打麻药(像被蚂蚁夹一下的感觉),全程难受的可能是需要一直张着嘴。
标准流程是这样的:先拍个小牙片确定范围→表面麻醉→去除腐质→酸蚀处理→填充材料→调整咬合→抛光完成。前牙通常30分钟,后牙复杂些可能要1小时。
玻璃:适合儿童乳牙,能缓慢释放氟化物,但强度一般(200-400元/颗)
复合树脂:常用,美观度接近真牙,用3-5年没问题(300-600元/颗)
嵌体修复:对于大面积缺损更牢固,但需要定制且价格较高(1500-3000元/颗)
误区1:"补完牙就一劳永逸"——补牙材料会老化,建议每年检查一次边缘密封性
误区2:"小洞不用补"——蛀牙不会自愈,等疼起来往往要做根管治疗
误区3:"材料越贵越好"——前牙选美观树脂,后牙选耐磨材料才科学
1. 2小时内别吃东西,24小时内避免啃硬物
2. 如果出现轻微酸痛,可以用感牙膏
3. 牙线要用棒棒糖式手法,垂直清洁补牙邻面
4. 喝咖啡或茶后及时漱口,防止材料染色
记住:补牙花的几百元,可能帮你省下后续几千元的治疗费。下次照镜子发现牙齿有异样,别犹豫,及时预约检查才是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