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句话你一定听过。当牙齿出现黑点、龋洞时,及时补牙能省下不少麻烦和费用。但面对市面上各种补牙材料的价格差异,很多人心里直打鼓:补一颗牙到底要花多少钱?哪种材料更适合自己?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讲清楚补牙那些事。
打开手机一搜“补牙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的报价都有。其实这就像买车,不同品牌、配置价格自然不同。影响补牙费用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1. 龋齿程度:浅龋和中龋补牙费用较低,如果发展到深龋甚伤及牙髓,可能就需要根管治疗后再补牙,费用自然更高。
2. 补牙材料:目前常用的银汞合金、玻璃、复合树脂等材料,价格相差2-10倍不等。
3. 医疗机构:医院、连锁口腔诊所和私人诊所的定价标准不同,但切记“陷阱”,消毒不规范的小诊所再便宜也别去。
现在去补牙,医生一般会给你几种材料选择:
1. 复合树脂(300-800元/颗)
目前使用广泛的补牙材料,颜色接近真牙,适合前牙和后牙。缺点是耐磨性一般,喝咖啡喝茶容易染色。
2. 玻璃(150-400元/颗)
含氟材料能防龋,适合儿童和牙龈附近的缺损修补。但美观度和强度稍差。
3. 银汞合金(80-200元/颗)
价格便宜且耐用,但金属色影响美观,逐渐被淘汰。需要注意有些人群可能对汞过敏。
很多人问“为什么不能用?”其实大部分地区已将补牙纳入,但仅限于基础材料(如银汞合金),想用更好的材料需要自费。
次补牙的人难免紧张,其实整个过程比拔牙轻松得多:
1. 医生会用小镜子仔细检查每颗牙齿,可能配合X光片判断龋坏范围。
2. 局部麻醉后(如果必要),用钻头去除的牙体组织,这个阶段可能会闻到轻微焦糊味。
3. 清理后的窝洞用消毒液冲洗,根据深度可能需要垫底保护牙髓。
4. 分层填入补牙材料,每层用特殊灯光固化,后调整咬合高度。
全程大概20-40分钟,术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如果补牙后出现持续疼痛或脱落,一定要及时复诊。
误区一:“不疼就不用补”
牙齿表面黑线可能是浅龋,等感觉到疼时往往已经伤到牙神经,治疗费用翻几倍。
误区二:“材料越贵越好”
后牙需要承受咬合力,前牙侧重美观,医生会根据位置推荐合适材质,不是贵就一定好。
误区三:“补完牙就一劳永逸”
补牙材料会老化磨损,平均5-8年需要检查更换。平时少吃粘牙食物,别用牙开瓶盖。
后提醒大家,每半年洗牙时顺便检查牙齿,发现小洞及时修补。与其纠结“补牙多少钱”,不如想想:早补一颗牙,省下的可能是一颗种植牙的钱(那可是上万元)。牙齿健康这笔账,怎么算都是早处理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