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吃苹果时留下血印?很多人以为这是上火了,其实很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牙周病就像牙齿的"沉默",初期不痛不痒,等感觉到牙齿松动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问题。
简单说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细菌在牙龈边缘形成牙菌斑,长期不清除会变成牙结石,刺激牙龈发炎。如果不及时处理,炎症会向下蔓延,支撑牙齿的牙槽骨,终导致牙齿脱落。数据显示,35岁以上人群80%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但主动就诊的不到20%。
1. 刷牙出血:常见的早期症状,很多人误以为是牙刷太硬
2. 持续性口臭:牙周袋内的细菌会产生硫化物
3. 牙龈红肿:健康牙龈呈粉红色,边缘紧贴牙面
4. 牙齿敏感: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
5. 牙齿位移:牙槽骨吸收后牙齿出现松动移位
这种疾病发展缓慢,早期几乎没有疼痛感。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是小问题",等到咀嚼无力或牙齿移位时才就医,这时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孕妇、糖尿病患者、吸烟人群更需警惕,这些群体牙周病进展速度更快。
1. 使用巴氏刷牙法:牙刷倾斜45度,短距离水平颤动,每天少2次
2. 牙线比牙签更重要:能清除牙缝间牙刷够不到的菌斑
3. 定期洗牙:每年1-2次洁治去除牙结石
4. 戒烟:吸烟会加速牙槽骨吸收
5.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重度牙周炎
根据程度分为:
• 基础治疗:洁治+刮治+根面平整(俗称深层洗牙)
• 药物治疗:局部使用抗菌凝胶
• 手术治疗:牙龈翻瓣术、引导骨再生术等
• 修复治疗:松动牙固定、缺失牙种植
"洗牙会把牙缝洗大"——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缝隙暴露了
"治疗一次就能好"——慢性病需要定期维护
"掉了再种就行"——牙槽骨吸收会增加种植难度和费用
备孕女性:妊娠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建议孕前做口腔检查
中老年患者:不要认为"老掉牙"是自然现象,及时治疗能保留更多天然牙
对着镜子观察:
1. 牙龈颜色是否暗红
2. 牙龈边缘是否圆钝
3. 牙齿是否看起来"变长"
4. 按压牙龈是否有溢脓
出现以上任一情况,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
记住:牙周病的治疗从来不是"太早了",而往往是"太晚了"。下次发现牙龈出血时,别再简单归咎于上火,这可能是牙齿在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