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被牙疼惊醒,吃饭时突然抽痛,冷热刺激像触电——牙痛不分时间场合袭来时,那种抓心挠肺的滋味谁都懂。作为经历过上千例牙痛的从业者,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哪些方法真的能救命。
就像感冒分风寒风热,牙痛也分好几种。隐隐钝痛可能是牙龈发炎,尖锐刺痛多半是牙神经问题,咬合痛警惕牙根囊肿。记住一个原则:能定位的疼痛往往来自牙齿本身,发散性疼痛可能牵连神经。
1. 盐水漱口这个老方法确实管用——不是随便冲冲,要用40℃温水加半勺盐,含在患处30秒再吐掉,每天5-6次。盐水的渗透压能带走组织液,减轻肿胀对神经的。
2. 冷敷不是敷脸!用毛巾包住冰袋贴在同侧脸颊,15分钟停5分钟。低温能让血管收缩,阻断痛觉传导,比乱吃止疼药。
3. 按压合谷穴试试:右手拇指按压左手虎口位置,以能忍受的大力度按住1分钟,这个穴位能刺激内啡肽分泌。注意孕妇禁用此法。
布洛芬这类药确实能缓解牙周炎疼痛,但胃病患者要谨慎。局部用的丁硼乳膏可以暂时麻痹神经,但千万别涂在破溃处。容易被忽视的是——有些牙痛其实是鼻窦炎引起的,这时吃感冒药反而。
往牙洞里塞花椒、嚼蒜瓣、含白酒...这些刺激方法可能引发二次感染。更危险的是自行用针挑牙龈,去年就有患者因此引发败血症。记住:任何需要"以毒攻毒"的土方都违背医学原理。
如果出现下面任意情况,请立即就医:疼痛超过3天、伴随发烧脸肿、牙龈冒脓包、牙齿明显松动。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口腔感染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
牙痛缓解后,建议做三件事:改用小头软毛牙刷,学会巴氏刷牙法;每半年洗一次牙,清理牙刷够不到的牙结石;少吃薯片这类易塞牙的食物。很多人不知道,长期单侧咀嚼也会导致牙齿过度磨损引发疼痛。
后提醒大家,90%的牙痛都能通过早期治疗避免。与其搜索各种止痛妙招,不如现在就预约牙医做个检查。毕竟再有效的止痛方法,也治不好已经蛀空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