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时牙龈出血、口腔异味重、牙齿敏感……这些可能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是小事,忍一忍就过去了,殊不知这背后隐藏着牙齿脱落的风险。牙周病作为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早期干预和治疗才是保住牙齿的关键。
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紧密包裹牙齿的。当牙菌斑长期堆积,牙龈会先出现红肿出血,这时还只是牙龈炎阶段。如果不及时处理,炎症会向深层发展,牙槽骨,形成"牙周袋"。随着支撑牙齿的骨组织被逐步吸收,牙齿开始松动移位,终可能自然脱落。
更麻烦的是,牙周炎是个沉默的者。初期可能只是偶尔出血,等到出现明显松动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这就是为什么定期口腔检查如此重要——医生能通过探诊和影像检查,发现你自己察觉不到的问题。
对于轻度牙周炎,常规洁治配合正确的刷牙方法就能有效控制。当出现牙周袋时,就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清除藏在牙龈下的牙结石。现在很多机构都采用超声波配合手工刮治,过程比传统方式舒适很多。
如果骨质已经吸收,可能需要进行骨移植等再生治疗。千万别相信"快速"的虚假宣传,牙周治疗需要分阶段进行,通常需要3-6个月才能看到明显。治疗后每3个月的维护同样重要,这就像慢性病管理一样需要长期坚持。
很多人觉得洗牙会导致牙齿松动,这完全是误解。牙齿松动是因为牙结石清除后,原先被结石"固定"的松动牙暴露出来了。不洗牙只会让问题越来越。
还有人认为治疗一次就能一劳永逸,实际上牙周维护是终生的事。就像每天要洗脸一样,定期清洁也必不可少。平时用牙线、间隙刷做好日常清洁,能大大降低复发概率。
预防牙周病其实很简单:每天少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2分钟;学会使用牙线清理牙缝;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吸烟人群要特别注意,烟草会加速牙槽骨吸收,戒烟是好的辅助治疗。
如果已经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现在很多新型治疗方式创伤小、快,早期干预完全可以阻断病情发展。记住,对待牙周病永远不要等,越早治疗,越好,花费也越少。